青岛西海岸新区智慧教育教学设计模板
教师姓名 | 牛庆艳 | 学校名称 | 五台山西路小学 | 学时 | 1 | |
学科 | 科学 | 年级 | 四年级 | 教材版本 | 青岛出版社 | |
课题名称 | 《水蒸发》 | |||||
教学内容 |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5课《水蒸发》 | |||||
教材分析 | 《蒸发》是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学生几乎每天都能感受到蒸发现象,但是很少去研究它,也很容易忽视它。本节课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蒸发现象入手,让学生认识到蒸发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通过唤醒已有经验、亲身实验等,感知到蒸发要吸热,通过猜想和对比实验验证,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变化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本课按照“唤醒经验——做中体验——探究发现——梳理提升”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学会在操作中观察、记录和分析,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 |||||
教学目标 | 1. 知道蒸发是水变成水蒸气的现象,加快蒸发的方法有加热、增大蒸发面积、加快空气流动。 2.能通过对比实验认识到水蒸发时会使周围的温度降低,了解加快蒸发的方法很多。 3.对自然界中的水蒸发现象表现出浓厚的探究兴趣,认识的水蒸发现象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
| |||||
教学 重难点 | 教学重点: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活动体验实验,探究蒸发现象的特点。 教学难点: 收集数据的完整过程以及设计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
| |||||
教学过程 | 技术支持:畅言智慧课堂投屏、倒计时、随机点名
| |||||
过程设计 | 信息技术应用 | |||||
一、创设情景,引发思考 1.谈话:用浸湿的毛巾擦黑板,过一会儿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以学生亲身体验的活动内容导入,会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兴趣,为总结什么是蒸发埋下了伏笔。让他们怀着自信的态度和有准备的头脑进入课堂,这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 2.交流其他信息。除了这种现象是蒸发,你还知道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也是蒸发?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充分交流。 (预设:如果学生说不出,就播放课件,引导学生观察老师准备的蒸发的图片。) 【设计意图:用一个问题来唤醒学生更多的已有经验,通过交流,教师可以获取学生掌握蒸发这方面知识的第一手资料,从而有针对性地讲解新知。因为学生的已有经验不一定全是正确的。】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认识蒸发概念。 谈话:像这些水消失了、水变少了的现象,都是蒸发现象,那么,水“跑”到哪里去了?水“跑”的时候你还能看见吗?这说明了什么? 师生互动,认识水蒸气的特点:水蒸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 谈话:谁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描述什么是蒸发? 学生充分发言。老师重点点拨:水是怎样变成水蒸气的,“慢慢”,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自行总结出蒸发的概念。 多媒体展示蒸发的科学定义,学生齐读进一步理解。(板书:水----水蒸气,慢慢) 教师总结:原来蒸发就是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的现象。 【设计意图:学生观察、思考;老师点拨、引导,自行总结,将已有知识进行了梳理和提升。透过现象看本质,养成学生的这种思维品质,为升入初中学习理化做铺垫。】 2.探究蒸发的特点。 提问:蒸发现象看似简单,其实里面还蕴藏着一个重要的秘密,谁知道是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过度,及时表扬生活中的有心人。如果学生已经说出蒸发会使周围的温度降低 ,那就直接引出实验来验证;如果没有说出,那教师就出示洗澡的图片,引起学生的注意,回想自己的经历。) 谈话:会有什么现象呢?请同学们看图片,你们都有过洗澡的经历吧?刚洗完澡从水里出来时,身体有什么感觉?这是为什么? 引导学生猜想并汇报。 师总结:身体会感到冷,可能是水在蒸发时带走了一些身体上的热量,降低了身体的温度。 提问:这只是我们的感觉。科学探究不能光靠感觉。水蒸发真的会带走热量吗?哪种仪器能比较准确地说明温度的变化?(温度计)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包着面纱的温度计、烧杯、水等,怎样来做实验验证水蒸发是否会使周围的温度降低呢?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温度计、棉纱、烧杯、水等,怎样来做实验呢?请小组交流一下看看。 (1)认识所用材料。 (2)学生提出假设,根据材料设计实验方案,老师巡回指导。 (3) 学生汇报并修正,重点点拨怎样记录初始数据和注意问题。 (4)小组长领取材料,各小组实验,填写记录单。教师巡回指导,用平板拍摄学生实验照片以及实验记录单。 (5)学生汇报分析数据 。 教师出示两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水温计拿出水面后,温度计的示数会有一定程度下降。 追问: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小结:水蒸发时会使周围的温度降低。(板书:降低温度) (过度:现在明白为什么刚洗完了澡会冷的原因吧。) 3.探究加快蒸发的方法。 (1)提问:水蒸发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我们能不能想办法使水蒸发得更快一些?谁能联系生活实际,想出多种办法。 (2)学生分组讨论、猜想;老师及时归纳、板书。 (3)认识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方案。请各组选择一组材料,设计一个对比实验。注意设计对比实验时所用的水量都要相等。 (4)汇报实验方案,师生互动,教师引导。 (5)实验探究(教师巡视、指导;强调注意事项:控制变量、分工合作、认真观察) (6)交流:展示实验方法和结果。 (6)小结:加热、增大蒸发面积、加快空气流动都可以使水蒸发得快一些。(板书:加热、增大蒸发面积、加快空气流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自主设计加快蒸发的实验活动,鼓励学生想尽量多的方法,哪怕是异想天开的。着力强调对比实验控制变量的重要性,使学生体验到准确的结论的得出必须依靠科学的实验方法。】 三、联系生活,迁移运用 谈话:学习科学最终是为了揭示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1. 解决问题:夏天酷热时,人们往往在地上洒一些水,为什么? 2.解决问题:晴朗的星期天,小明帮妈妈洗衣服。为了让衣服干得快一些,你能帮小明想想办法吗?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利用学到的科学道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科学领会科学来源于生活,最终要服务于生活。】 四、知识梳理,拓展提升 这节课即将接近尾声了,相信同学们一定都有很多的收获。谁来分享一下?可以从获得的知识、学到的操作技能以及自己的感受等方面来分享。 1. 利用畅言随机点名,学生分享收获。师生共同总结本课主要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分享收获,再次回顾本节课,使学生梳理本节课的所得。利用畅言备课精灵设计思维导图,清晰的呈现本节课的知识脉络,使学生形成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结构。】 2.谈话:水的蒸发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请同学们课下继续探究蒸发的秘密,了解蒸发对生活的影响。 【设计意图:拓展活动是让学生知道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指导学生将探究活动拓展延伸到课外,在课外继续进行动手制作、观察记录,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持久兴趣和动手实践的能力,为升入初中学习理化打好基础。】 板书设计: 蒸 发 慢慢 水-------------→水蒸气 降低周围温度
加快蒸发: 加快空气流动 增大蒸发面积
|
PPT课件出示思维导航,引导学生认识水蒸气的特点
倒计时2分钟交流实验方案
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选择操作规范的小组投屏实验过程,给其他组的同学以示范;用教师机拍摄学生实验过程性照片以及实验记录单,在汇报过程中,有根据的汇报。 利用倒计时功能,学生能高效率完成实验,并及时安静下来。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利用投屏功能,展示优秀小组的操作,并拍摄照片,在汇报环节再展示。 利用倒计时功能,学生能高效率完成实验,并及时安静下来。
利用畅言智慧课堂“随机点名”功能,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示分享收获 | |||||
教学反思
| 观评记录 青岛西海岸新区五台山西路小学 齐爽 一、 我的收获 (一)前期积累充分 每一次赛课都是对自己的锤炼,我珍惜每一次赛课的机会,所有的好运都藏在平时的努力积累中。去年,我去峨眉山路小学听了刘老师的一节公开课《蒸发》,讲的正是蒸发这一节,这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备课的时候不自觉想到了刘老师的课堂,心中明朗了很多。在备课的过程中,也多次请教刘老师,不管是授课思路还是器材准备上都给了我很多的指导与帮助。 (二)善于借力 第一节试课发现了很多问题:时间把控的相当不好;水温计不是测量水的温度的吗,怎么用来测量温度计周围环境的温度?;加快空气流动和增大蒸发面积”的实验现象不明显;学生描述实验现象不规范。试课后,我又请教了刘老师、王琳琳老师,了解了水温计不光能测量液体的温度,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也可以测量温度计周围环境的温度。刘老师说,蒸发本就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实验现象对比不是很明显也很正常,只有一点点区别也能得出结论。王老师在探究加快空气流动的是否能加快水的蒸发实验时,用了医用面纱,现象比较明显,她的方法给了我灵感,我马上剪几块眼镜布试了试,果不其然,能够比较有效的对比,比将水滴在玻璃片效果要好。将水滴在玻璃上,用风扇吹的一块玻璃片,水滴会被吹的铺开,这样就不能保证蒸发面积相同了。 (三)环节设计清晰 经过一次次试课,每上完一次,我对教学思路都有所调整,最后呈现出较好的效果。本节课经历了“创设情景,引发思考——小组合作,探究新知——联系生活,迁移运用——知识梳理,拓展提升”环节,环节完整,环环相扣,体现了教—学—评的一致性。在探究活动环节,经历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分组实验——现象结论环节,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 (四)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相结合 在每一环节,我都采用启发性语言,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在学生阐述的基础上,我再做点拨总结。在最重要的探究活动环节,我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猜想,进行实验设计,使学生领会实验设计中控制变量的对比思想。对于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我先让学生思考汇报,再做强调补充。在分组实验环节,我放手让学生探究,但我对每一个小组进行了及时的关注,有问题及时提醒。 (五)信息技术应用熟练 本节课充分利用畅言智慧课堂,聚焦功能使教学内容能够清晰地呈现给学生,倒计时功能使学生的探究活动紧凑有序,移动平板投屏能清晰地呈现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随机点名调动了学生的紧张感,畅言备课精灵思维导图的使用清晰地梳理来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六)评价方式多元化 在整个课堂中,我采用了学生评价、老师评价、小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如当学生汇报完本组的实验方案之后,让其他组同学去评价,使学生时时体验“在场”的感觉。我时而对学生进行或鼓励、或引导,时而对小组进行总评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我的不足 (一)思维定式 探究“加快蒸发的方法”这一环节,我局限于三种主要方法,没有把思路打开,引导学生课下继续了解更多的方法。 (二)课堂语言欠缺激情 想让一节课流畅自然,导入语、引导语、总结语、过渡语,都要提前做精细的设计,使语言足够精炼。课堂语言平稳,缺少抑扬顿挫,这和我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我要加强我的情绪感染力,使课堂语言更生动。 路漫漫其修远兮,一节课永远没有最完美的时候,我能做的是让每一节课更高效,而备课则是上好一节课的重中之重。备课是永无止境的,未来的研究之路一定是辛苦并快乐着!
| |||||
教学点评 | 牛庆艳老师执教的《蒸发》这节课,始终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本节课的亮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善于联系生活 牛老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湿毛巾擦黑板”导入,进而联系生活中更多类似的现象,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课堂设计环环相扣 课堂授课思路清晰,本节课经历了“创设情景,引发思考——小组合作,探究新知——联系生活,迁移运用——知识梳理,拓展提升”等环节,环节完整,环环相扣,体现了教—学—评的一致性。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充分融合 本节课充分利用畅言智慧课堂,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聚焦功能使教学内容能够清晰地呈现给学生,倒计时功能使学生的探究活动紧凑有序,移动平板投屏能清晰地呈现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随机点名调动了学生的紧张感,畅言备课精灵思维导图的使用清晰地梳理来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四、评价多元化 牛老师的评价性语言丰富,起到了反馈、激励的作用。牛老师注重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并以小组评价为主,对表现较好的小组进行奖励,评价形式富有创意。 五、注重实验探究 本节课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体现了以探究活动为核心。每一个实验都体现了控制变量的对比思想。在实验之前,牛老师首先让学生想一想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牛老师另行补充。在分组实验过程中,牛老师强调分工合作,教师全程关注每个小组的实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六、注重应用提升 牛老师在探究活动结束后设计了解决问题的环节,使学生利用本节课的所学解释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领会科学学习要服务于生活,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在课堂的最后,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收获, 七、板书设计清晰 板书设计是课堂的点睛之笔,牛老师非常注重对板书的设计,使得课堂重点清晰明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建议语言再精炼,语言的感染力需要增强。
| |||||
其他 | 本课题获得过2020年青西新区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优质课一等奖。 | |||||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