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第七单元大单元规划
一、单元整体分析
本单元的选题围绕“儿童生活”,是本册教材的第二个课文单元,题材丰富,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旨在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链接到儿童的生活实际,认识自己,发展丰富的情感。选文包括儿童诗《明天要远足》、课文《大还是小》、《项链》,以及语文园地(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字词句运用、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这几篇选文中,有远足郊游,有成长点滴,有海边玩耍,不仅展现了多彩的儿童生活场景,也展现了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不同情感体验。
这一个单元的教材编排了《明天要远足》《大还是小》《项链》三篇课文。这些课文题材丰富,内容贴近儿童的真实生活,容易唤起儿童的生活经验,激发儿童的内心共鸣。具体来说,《明天要远足》这首优美的儿童诗呈现的是一个盼望远足的儿童真实而丰富的心理独白,《大还是小》描写的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充满矛盾又有趣味的心理感受,《项链》描绘了儿童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乐在其中的儿童以自己的智慧和对美的感受,体验着海边玩耍的乐趣。课文之外,语文园地中的“识字加油站”要求认识的是关于表示家庭亲属称谓的词语,这与学生平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看图写词语,再说一两句话”这一部分呈现的儿童在草地上奔跑的图画,类似于学生生活中的真实场景。“日积月累”中第一次出现谚语,只有联系生活,引入学生生活中的事例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谚语的意思及道理。
(一)课文分析
《明天要远足》语言凝练,富有韵律。其中呈现的儿童对即将远足充满着兴奋的期盼,学生会很自然地进角色自居或者有似曾相识之感。无论是诗中三次出现的感叹词“哎——”,还是儿童无尽的期盼“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真的像同学说的,那么洁白柔软吗?”“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这种激动和期待多么像学生每次春游、秋游之前的翻来覆去,像家庭旅行前的急切。
《大还是小》,对比思维,对比形式,独白的语言,真切的童心,以“我”自己的对比方式来表达儿童内心世界,到底是“不要长大”还是“快点儿长大”,作者从儿童生活出发呈现了不同的情景,充满了童真童趣。
《项链》中对大海、沙滩、海浪的棉鞋,都体现了儿童的观察,儿童的想象,儿童的审美——用形象的文字来表达儿童细腻的感觉,把童真童趣与对美的发现融为一体,启发了儿童丰富的审美情趣。
《猴子捞月亮》里的猴子几乎就是天真的儿童,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善意,也充满了探索和发现的勇气。如果从“动物”这一主题来划分,这一篇也可以放在第八单元学习时“和大人一起读”。
(二)识字写字训练要素
本单元的识字写字训练要素通过语文园地中的“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字词句运用”板块来实现。
“识字加油站”编排了10个表示亲属称谓的词语,都是轻声词。由此,“学习表示亲属称谓的词语”为本单元第一个重要的识字写字训练要素。亲属称谓的词语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到的词语,对词语读音和意义比较熟悉,学习时,重点将读音与字形对应起来,加深记忆。
“我的发现”编排了两组字,分别为“日”字旁的汉字和“女”字旁的汉字,引导学生发现日字旁和女子旁所代表的的意思,“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为本单元的第二个识字写字训练要素。上册第五单元的语文园地中,就已经让学生认读与时间有关的词语。因此,在本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发现偏旁的表义规律。
单元 | 识字写字训练要素 |
一上第五单元 | 初步渗透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
一上第七单元 | 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
一下第五单元 | 学习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 |
一下第八单元 | 复习巩固形声字偏旁表义的规律 |
从初步的渗透到了解,再到运用规律识字和巩固复习,纵观一年级对于偏旁表义规律的教学要求,由此可见,该语言要素是教学的要点也是难点。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让学生自主发现日字旁的字都和时间有关系,建立字形和字义的联系,迁移运用规律,承接“识字加油站”板块,发现“妈、奶、姐、妹”这些字在偏旁上的相同点。随后进行拓展巩固,让学生找一找认识的字中,还有没有偏旁相同的字,发现偏旁与字义的关系。学生掌握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这一语言要素,对今后的形声字构字规律的学习和掌握起了重要的铺垫作用。这一板块中,可将目标细化为:1、发现“明、晚、昨、时”等带有日字旁的字都与时间有关,迁移发现“妈、姐、妹、奶”等女字旁的字都与女性有关,感知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2、利用偏旁表意的规律归类识记所学汉字。
“字词句运用”这一板块中,给出了四组带有形状相近笔画的汉字,“区分形状相近的笔画并正确书写”为本单元最后一个识字写字训练要素。比较笔画的不同,可以让学生先对生字进行比较,能够说出每组生字中标红的笔画名称。指导怎样读字帖,教师范写,学生临帖。在一板块中,可将目标细化为:比较弯钩和竖勾、竖弯钩和竖弯、斜勾和卧勾的区别,通过描红,在读字帖、书写字帖中区分形状相近的笔画,并做到正确书写。
二、单元目标
1. 亲近多彩的儿童生活场景,学习从身边熟悉的生活场景开始,留心美好事物。
2. 随文识字,认识本单元38个生字和5个偏旁;会写11个字,积累词语、成语,结合生活经验学习词语的搭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能合理搭配偏正短语。
3. 在儿童诗、散文的阅读中,联系生活经验,调动自己的情感,体会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初步尝试找出课文中一些明显的信息。
4. 尝试利用生活中的资源学习语文,乐于积累。
5. 和大人一起阅读,感受故事的趣味,享受阅读的乐趣。
三、学习任务群分析
从这个单元选文和学习目标来看,课程内容上主要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这个学习任务群在第一学段提出的“学习内容”要求包括:“学习儿歌、童话,阅读图画书,体会童真童趣,感受多姿多彩的生活,初步体验文学阅读的乐趣。”“教学提示”中提出:“可以根据学段学习要求,围绕多样的学习主题创设阅读情境,比如,第一学段‘春夏秋冬’‘多彩世界’‘童心天真’……”“引导学生成长为主动的阅读者、积极的分享者和有创意的表达者。”
单元围绕“儿童生活”主题进行内容编排,对应了课程标准中的“童心天真”这一学习主题和情境。创造与儿童生活充分联结的学习境遇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成为主动的阅读者,也能在联结生活学课文的过程中发展儿童的心灵。基于这样的学习和生活境遇之下,需要关注的语言文字运用有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偏正短语来描述事物形象和特点。这样的语文学习,是符合一年级上学期学生的学习经验和成长需要的。
综合考虑单元人文主题和本体性知识、技能的习得,单元学习KUD目标梳理如下:
学生将知道(K):
1.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2.对生活的心理感受可以通过文字表达出来。
3.儿童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中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
学生将理解(U):
1.联系生活实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合理的词语搭配可以使语言表达得更加具体和生动。
学生将能够(D):
1.找出课文中一些明显的信息。
2.积累并学习运用准确的词语描述事物形象和特点,让自己的表达更丰富。
3.学习课文中丰富的表达方式,联结自己的生活说出自己的故事。
课文的学习过程中,识字和写字这一常规性目标需要继续落实。这一单元要求认识34个生字、5个偏旁,会写12个字。
四、学习任务情境
我们每天的生活多姿多彩,想法和感受也多姿多彩,比如要去郊游时的兴奋和期待,和风儿游戏时的幻想和快乐,思考感兴趣的问题时的好奇和有趣,与好伙伴玩耍时的开心和温暖……描写童年生活的诗文中,也能读到我们熟悉的情景和感受。让我们一起来朗读童年的故事,一起来分享每个人精彩的生活故事和丰富多彩的感受吧。
(一)核心学习任务设计为:分享我们自己的精彩故事。
在学生的童年生活中,一定有很多类似《明天要远足》这样的情趣,有《大还是小》这样的矛盾想法,也有如《项链》这样数不清的快乐时光。充分的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故事中童年生活的多彩,不断的搜寻自己童年时光里的记忆,并将自己的生活故事和内心世界用不同方式与大家分享,共享“儿童生活”的乐趣。这个过程当中,识字写字、朗读理解等目标,都以学习任务为载体,让语文实践活动充分与学生生活联结,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积极价值和意义。
子任务一:分享激动的心情
任务说明:——通读课文,创设情境,发布核心学习任务和成功标准,学习语文园地中的“识字加油站”和“我的发现”,多角度初步感受童年生活世界的多姿多彩,同时激发自主识字的积极性。学习《明天要远足》,联结类似的童年生活故事。
子任务二:分享矛盾的想法
任务说明——学习《大还是小》,联结类似的想法和故事,补充阅读内容类似的儿童散文或诗歌,丰富阅读体验,拓展识字。
子任务三:分享玩耍的快乐
任务说明——阅读《项链》,体会海滩之美,联结类似的童年经历和语文园地中的看图说话,发现自己眼中事物的美,运用描述事物形象和特点的词语分享事物的美,分享玩耍时发现事物之美的快乐。
子任务四:分享自己的精彩故事
任务说明——结合日积月累,梳理回顾单元学习内容,鼓励学生通过朗读或借助绘画、照片讲述分享自己精彩的童年故事,积极运用描述事物形象和特点的偏正短语,体会分享和表达的成就感。
(二)学习任务群框架及内容安排
分享我们自己的精彩故事
任务一:分享激动的心情
【教学目标】
1.认识“睡、那”等11个生字和目字旁、京字头2个偏旁。会写“才、明”等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
3.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插图,感受一个孩子对远足的向往、期盼之情。
【评价任务】
活动一:远足路上障碍多
活动二:分享远足的乐趣
活动三:带着想象去远足
活动四:跟着孙悟空去远足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活动一:远足路上障碍多
师:请同学们倾听歌曲《远足》,我们马上就要进入远足的情境。
师:你知道什么是远足吗?你喜欢远足吗?
师:“远”表示距离远,“足”指的是脚,“远足”指的是用步行走比较远的路游玩。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分享我们自己的精彩故事的任务一:分享激动的心情。
学习任务一:
听老师读课文,听清每个字的发音。自主按要求读课文,借助拼音宝宝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儿歌有几个小节。把课文中不认识的难读的生字用铅笔圈画出来。(5分钟)
学习任务二:
小组交流难读的字,及用自己已有经验交流识字方法,在记录纸上标记,5分钟后进行展示。(5分钟)
小组展示:“睡、真、师、什”是翘舌音,“真、什”是前鼻音,“才”是平舌音。“吗”是语气词,读轻声。
轻声词:
地方 真的 说的 那么 什么 时候
师:在句子中要读出疑问的语气,快来读一读吧!
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
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
师:同学们,这篇课文中出现了2个新的偏旁宝宝,我们快来找到它们,看谁先和它们交朋友吧!
师:第一个偏旁宝宝叫“目字旁”,你知道为什么“睡”字是目字旁?
预设:因为睡觉跟眼睛有关。
师:请你来做做睡觉时眼睛闭上的动作。原来眼皮像这样垂下来就是睡。看来这个字用“目”字旁是因为睡跟眼睛有关。你知道目字旁与哪个偏旁很像吗?
预设:日字旁。
师: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啊!对啦,我们之前学过的“明”的偏旁是日字旁,日字旁和目字旁少一横,同学们要注意区分哦!接下来请同学给目字旁的“睡”字组组词吧!
预设1:睡着。
预设2:睡了。
师:你们真了不起!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个偏旁——“京字头”,本课的生字“亮”中含有京字头这个偏旁,你能给“亮”字组词吗?
预设1:天亮。
预设2:明亮。
师:你想到了什么东西是“亮”的?
预设1:星星和阳光都是亮的。
预设2:路灯是亮的。
预设3:萤火虫也是亮的。
小组展示:
什、吗、海:亻+十=什 口+马=吗 氵+每=海(加一加)
黑狗小黑狗图片进行识记。(联系生活)
老师、同学、大海(联系生活)
那、吗你去远足吗?(语境识字)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鼓励学生多元识字,为学习打下基础,为课文的学习扫清阅读的障碍。)
师:生字我们都认过了,接下来请同学们读完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小姑娘睡不着。
书写:“才”三个笔画都较舒展。横在横中线上方,略长。竖钩在竖中线的右侧,竖的部分要直,钩要短小有力。撇舒展,出尖略高于钩。
书写:“明”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短右长。“日”在竖中线左边略偏上。“月”竖撇起笔在竖中线,向左下穿插。
活动二:分享远足的乐趣
师:自读课文,看一看远足的前一夜,小朋友有什么表现?
预设1:翻过来,唉——睡不着。
预设2:翻过去,唉——睡不着。
预设3:翻过来,翻过去,唉——
师:小朋友在远足的前一夜翻来覆去睡不着觉,请你联系实际说一说:你有过睡不着的时候吗?你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预设:妈妈说周末要带我游乐园玩耍的前一夜,我睡不着觉,我一直在想可以在游乐园玩什么,心中充满了期待,对天一直不亮充满了无奈。
师:急切、期待、无奈。
师:请同学们带着急切、期待的心情读一读课文吧,注意三个“唉”可以皱眉读,摇头读,叹气的声音要读得很长。
师:小朋友睡不着的时候都想了些什么?读一读前两个小节,画出来吧!
师:小朋友睡不着的时候想到了海,还想到了云。
师:联系实际想一想:你见过什么颜色的海?
师:海有多种颜色:浅蓝的海、深蓝的海、金黄的海、紫色的海。想象多种颜色的海,读一读第一小节,注意语气词“吗”要读得轻而短,语调微微上扬。
师:联系实际想一想,你印象中的云是什么样子的?
师:云的“洁白柔软”是什么意思?
预设:云如同棉被一样洁白柔软。
师:云还有什么颜色?
预设1:黑色。
预设2:红色。
预设3:*。
师:男女生分组读一读,看哪一组能读出问句的好奇、想象、疑惑。
第二课时
活动三:带着想象去远足
师:诗中睡不着的小朋友发挥无限想象,想象着明天远足的美好情景,除了“多种颜色”小朋友还会想什么呢?联系生活,仿照课文说一说吧!
那地方的 ,
真的像 说的,
那么 吗?
(答案:树/花儿 妈妈/爷爷 高大粗壮/五颜六色)
师:小朋友在远足的前一夜想到了多种颜色的海,想到了洁白柔软的云,她对第二天的远足充满了期待,她是那么兴奋,所以她翻来覆去睡不着,快来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前两个小节吧!
师: 读第3小节,说说你读后有什么感受。
师:大家可以多读几遍“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去体会。
预设1:急切。
预设2:期待。
预设3:无奈。
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齐读第三小节吧!
书写“同”半包围结构。“冂”要写得横平竖直框正。“口”从横中线起笔,要避免重心下沉。
书写“学”上下结构。前三笔应写得紧凑一些。 秃宝盖可适当宽一些。“子”的横撇穿*秃宝盖,弯钩位于竖中线位置,起笔和收笔基本在同一条线上。
师:同学们,学完这一课,你是不是对远足充满了期待呢?那么远足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听老师读一读“远足安全小贴士”,都来做远足安全宣传员吧!
第三课时
活动四:跟着孙悟空去远足
师:今天孙悟空邀请大家到他的花果山一游。你们想不想去?但是孙悟空设置了“两关”,需要同学们闯过关才能去游玩,你们有信心通关吗?
师:勇敢机智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到第一关——识字加油站谁能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人?
预设:同学们介绍得很不错,下面我们一起来与生字宝宝交朋友。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孙悟空都有哪些家庭成员。
预设1:请一名同学来读一读。
预设2:认准准确,请全班同学像他一样齐读。
预设3:大家跟老师一起拍手读。
师:读完这些词语后,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这些词语都是叠词,第二个字都读轻声。
师:看看图中人物年龄大小,读一读这些词语吧!
gē jiě dì shū yé
哥 姐 弟 叔 爷
师:同学们读得真大声,拍手也非常的整齐。接下来我们来做个分类的小游戏,看看同学们能不能帮孙悟空把这些家庭成员正确的分类。
师:同学们看一看,这些家庭成员哪些是男的,哪些是女的?谁来说一说?
师:接下来老师请男生读男的家庭成员,女生读女的家庭成员,男生先来,一二齐!
师:同学们看,家庭成员又被老师分成了三个类别,祖辈、父辈和同辈。同辈都有谁,第一、二组来读一读。
预设:哥哥、姐姐、弟弟、妹妹。
师:父辈都有谁,第三、四组来读一读。
预设:爸爸、妈妈、伯伯、叔叔。
师:祖辈都有谁,第五、六组来读一读。
预设:爷爷、奶奶。
师:
跟老师读一读《家庭称谓歌》,了解家庭称谓之间的关系吧!
爸爸的爸爸叫什么?爸爸的爸爸叫爷爷。
爸爸的妈妈叫什么?爸爸的妈妈叫奶奶。
爸爸的哥哥叫什么?爸爸的哥哥叫伯伯。
爸爸的弟弟叫什么?爸爸的弟弟叫叔叔。
师:恭喜聪明的同学们闯过第一关!我们一起进入第二关——我的发现。
师:同学们仔细看一看“我的发现”中第二行生字,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它们的偏旁都是女字旁。
师:你能给这4个字分别组词吗?
预设:妈妈、奶奶、姐姐、妹妹。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刚才我们在识字加油站学到的“奶奶、妈妈、姐姐、妹妹”这些词是和男的有关还是和女的有关?
预设:女的。没错,那么我们就知道了大部分女字旁的字都和女的有关。
师:再来看看第一行生字,这几个生字都是什么偏旁?
预设:这几个字都是日字旁。
师:你能给这4个字分别组词吗?
预设:明天、晚上、昨天、时间。
师:现在同学们看一看,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字都和什么有关?
预设:时间。
师:那么我们就知道了,大部分日字旁的字都和时间有关。
师:现在请同学们开动小脑筋,从本单元的会认字标中圈出偏旁表示字义的汉字吧!
预设:睡、海、吗、时、快、蓝、挂、姐。
师:同学们真是太棒啦,顺利闯过两关,可以一起跟孙悟空到花果山游玩了。
分享我们自己的精彩故事
任务二:分享矛盾的想法
【教学目标】
1.认识“时、候”等12个生字和双人旁、竖心旁2个偏旁。会写“自、己”等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插图,体会“我”矛盾的内心世界。
3.结合生*验,说出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
【评价任务】
活动一:我来“比大小”
活动二:矛盾的想法——我来质疑
【教学重难点】结合生*验,说出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活动一:我来“比大小”
师:大家看一下老师带来的婴儿照片和少年照片,比一比谁大谁小。
师:孩子们,你们能比较出图片中人物的大小来吗?
师:刚才我们从图片上比较了大小,课文中又告诉了我们哪些大小的情况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分享我们自己的精彩故事的任务二:分享矛盾的想法
学习任务一:
听老师读儿歌,听清每个字的发音。自主按要求读课文,借助拼音宝宝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课文有几段。把课文中不认识的难读的生字用铅笔圈画出来。(5分钟)
学习任务二:
小组交流难读的字,及用自己已有经验交流识字方法,在记录纸上标记,5分钟后进行展示。(5分钟)
小组展示:课文有6个自然段。
①轻声。
shí hou jué de chuān yī fu
时 候 觉 得 穿 衣 服
自由读——带拼音齐读——去掉拼音齐读。
②儿化音。
kuài diǎnr
快 点 儿
同音字。
候 后
时( ) ( )面
己 几
( )个 自( )
(答案:候 后 几 己)
①认识新偏旁“彳”,识记“得”“很”。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得”字的偏旁是双人旁,我们学习过的单人旁和双人旁很像,你知道他们的区别吗?
预设:单人旁是一撇一竖,双人旁是两撇一竖。双人旁比单人旁多一撇。
师:说的真棒!你能找出本课中另一个双人旁的字吗?
预设:很
师:你们真是火眼金睛,我们一起来给这两个双人旁的字组词吧!
预设:要得、走得快、大得很;很大、很小。
②字理识字“快”,认识新偏旁“忄”。
师:我们再来一起看看第2个新偏旁——竖心旁,你在哪个字里找到了它?
预设:快。
师:我们一起来给“快”字组词吧!
预设:快点儿、飞快、快门。
穿:展示“穿”字字理演变,引导学生给“穿”组词(字理演变);空-工+牙=穿(换一换)。
师:现在你们可以读好长句子了,感觉自己能读好长句子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很大。
师:当老师把课文读得通顺流畅的时候,老师觉得自己很大,你们也想像老师一样觉得自己很大吗?赶快自己练习练习,请结合自读要求朗读课文。
学习活动一:请男女生对读,男生读1、2自然段,女生读3、4自然段。“ ”:什么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 ”:什么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小?
小组交流,组长汇报答案。
很大:自己穿衣服的时候, 自己系鞋带的时候
很小:够不到门铃的时候, 听到雷声喊妈妈的时候
书写:“衣”字整个字的重心落在田字格的正中。撇捺舒展,呈三角形。注意笔顺,最后一笔是长捺。
第二课时
活动二:矛盾的想法——我来质疑
师:读第1、2自然段,结合图片想一想:“我”为什么觉得自己很大?
预设:我能自己穿衣服,能自己系鞋带,说明我很独立。
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难怪图中的小朋友觉得自己很大,你能自己穿衣服、自己系鞋带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预设:我很自豪。
师:让我们带着自豪感读一读前2个自然段吧!
师:联系实际说一说:你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
我自己 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
(答案:照顾妹妹/刷碗)
师:读第3、4自然段,结合图片想一想:“我”为什么觉得自己很小?
预设1:从图上能看出“我”踮着脚,够得很费力,可还是够不到。说明“我”够不到门铃的时候,十分无奈,感觉自己很小。
预设2:从图上能看出“我”听到雷声的时候,很胆小,所以会喊妈妈,说明“我”听到雷声喊妈妈的时候很害怕,感觉自己很小。
师:“我”够不到门铃的时候,很无奈,觉得自己很小;“我”听到雷声喊妈妈的时候,很胆小,觉得自己很小,说明我感觉自己很小的时候,对大人充满了依赖感。
师:联系实际说一说:你够不到门铃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
预设:着急、懊恼。
师:结合视频说一说:你听到雷声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
预设:害怕。
师:联系实际说一说:你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
我 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小。
(答案:要玩具小熊陪我睡觉 打针哇哇大哭)
师:齐读第5、6自然段,边读边想:“我”是想长大还是不想长大?
预设1:“我”既想长大,又不想长大,“我”的心理很矛盾。
预设2:“更多时候、盼着、快点儿长大”,说明“我”想长大。
师:联系生活,说说自己想要长大还是不想长大。
预设1:我盼着自己快点儿长大,是因为长大后我可以帮助家人分担更多的事。
预设2:我希望自己不要长大,这样我就会得到家人更多的爱和关心。
书写“自”横平竖直。横向笔画的间距均等。
书写“己”整个字上窄下宽。竖弯钩要圆转舒展。
书写“门”第一笔是点。第二笔竖要直。点略高于竖和横折钩。
师:最后请同学们一起朗读《奇怪的事》
奇怪的事
金子美玲
我奇怪得不得了,
从乌云里落下来的雨,
怎么会闪着银光?
我奇怪得不得了,
吃了绿色的桑叶,
怎么会长成白色的蚕宝宝?
我奇怪得不得了,
谁都没有碰过的葫芦花,
怎么 自己“啪”地就开了?
我奇怪得不得了,
怎么问谁, 谁都笑着说
“那是当然的啦”?
1.自己读一读,用横线画出觉得有趣的句子,与同桌分享。
2. 找一找。
我们也来找一找,身边有没有这样奇怪的事儿?
3. 仿一仿。?
我来试着说一说。
例:我奇怪得不得了,怎么会?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