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西海岸新区嘉陵江路小学
一、智慧教育环境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一)问题意识与问题解决能力不足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以接受学习为主。课堂模式主要是以教师主动创造问题情景,抛出目标问题,学生则被动接受现成知识的模式。由此看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性并不高,参与度也很低,绝大多数时间并没有高级思维的过程。而智慧教育要求的是学生具有问题意识,可以在未知条件下,运用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去创造问题和解决问题,得到有关数学的答案。
(二)基本技能和实践经验缺乏
在当前的小学课堂中,数学知识的输出和输入主要是靠教师的课堂讲解和课下复习,但多数都还是纸上谈兵的状态。学生只是浅显地了解知识的表面含义,其对知识的运用只是通过简单的习题解答来实现,但与实际生活还距离较远。实际技能的缺乏,内容的空洞乏味,多数老师只注意课本学习,导致学生的实践经验少得可怜,往往会怀疑学习数学的有用性。
(三)反思意识和总结归纳能力较弱
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未能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中心位置。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而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课后也没有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课后总结也不到位,使学生仅凭一节课的知识含量,无法顺利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
二、智慧教育的内涵
网络和大数据的发展,各种媒体设备的层出不穷,对我们的教学工作有利有弊。近年来,为了面对这些变化,我国政府也出台各种相关政策和文件,发展智慧教育,与时代接轨。 目前,我国的智慧教育实施还处于探索阶段,各个教育阶段的智慧探索如火如荼,很多经典课程,加入了新的时代元素,变得更加新颖和个性化,更能符合我国国情,配合我国的教育理念,更能有效地促进我国青少年的发展。
智慧教育是将我们当前的教育网络化、信息化,它是当前教育的改革产物,也是网络时代的信息产物,主要是在教育领域,包括教育管理、教育培训、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等方面发挥作用。在这些领域充分地发挥互联网络的有效性,有效地利用互联网、云计算、新型显示、大数据、*打印、智能化等现代科学信息技术,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创新创造思维。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智慧教育的应用——以“圆的周长”一课为例
在我国的发展国情下,顺应国家的发展规划。教育的变革势在必行,在基础教育阶段,小学教育与智慧教育的结合初露头角,但也有很多问题。小学生年龄偏小,注意力不集中,在智慧教育的环境下,有利有弊。学生因为年纪小、思维灵活、敏锐多思,易于接受新鲜事物。面对教学内容的改变、教学形式手段的更新以及教学方法的多样,更容易理解其教学内容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但小学生年纪小、注意力不集中,新颖的教学方法让他们更加将注意力集中于网络的新潮特性,而不在乎其所代表的数学理念,这也让课程的开展有了一定的难度。本文将以“圆的周长”为例,探索智慧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前预习:智慧学习平台进行准备性学习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有效的教学。这个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刚刚发展,但是认知水平尚低,易受影响,情绪不稳定,感情容易激起和爆发,不善于控制自己,意志尚薄弱。他们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但仍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由儿童期向少年期转变,依赖性减少,兴趣分化,不满足于课堂知识,爱看课外书,对自然和社会产生兴趣。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预习情况较差,且存在预习不当等问题。但预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环节。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预习环节应用智慧教育平台,鼓励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预习。课前教师可以在智慧教育平台上发布有关于圆周长知识的预习视频,学生通过课前观看祖冲之探索圆周率的短视频学习圆周长知识,初步了解圆的周长概念相关知识,利用讲解、动画以及问答等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或者在家长陪同下完成课前小测验,并且在浅层学习的过程中,将自己的疑问发布到智慧教育云端,与同学和老师进行讨论 ,通过课前智慧平台的学习与课上学习的无缝衔接,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二)课上教学:与智慧学习相结合,探索主要观点内容
教师通过智慧教育平台添加有关圆周长的微课,创设情境:多媒体展示大头儿子家的圆桌开裂,爸爸想用铁皮将圆桌固定起来的情境,请同学们帮忙计算需要多长的铁皮。学生根据问题情境不难想到计算需要的铁皮实际是计算圆一圈的长度。教师明确,圆一圈的长度即为圆的周长。引入课题——圆的周长。演示滚动法和绳测法测量圆周长动画,并提出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一边带着问题观看微视频,一边根据问题思考理解圆周长的概念及测量圆的方法。
利用微视频,让学生学习圆的周长的测量,并且通过智慧教育平台的课前预习和课上的动画讲解帮助学生自学知识点。教师在视频学习之后,点拨学生思考之前的问题,并且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探索圆周长计算方法。
(三)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培养高级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活动。探索发现学生活动:同桌之间利用手中的圆形教具,测量圆形教具的周长。学生汇报测量结果及测量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圆的周长大小与什么有关。学生根据圆的特征,不难发现圆的周长与圆的大小有关,圆的大小与圆的半径、直径有关 。教师明确直径是半径的2倍,只看其中一项即可。
教师引导进行小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不同大小的圆形教具,测量其周长及直径,并做好数据记录;观察测量结果,计算数据间的特殊关系(限时8分钟)。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小组及时给予指导。学生不仅要看自己小组的数据,而且要即刻观察对比全班所有小组测量的大数据,使所得结论更具科学性、全面性、严谨性,探究学习圆周率的意义和计算圆周长的方法。可以回看微课圆周长测量方法的动画,利用智慧教育云可视化技术实现教育过程的可视化,能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
(四)复习巩固:理解消化重点内容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任教学生情况对教材进行重组,由浅入深地设计练习题组。学生直接在智慧教育云课程平*成练习,拍摄答题情况并及时上传至智慧云端,教师能即刻查阅全班学生的答题情况,并点击放大讲评订正,生生、师生间均能及时网上互评。
(五)作业练习,及时反馈,重点辅导
作业是巩固新知的有效手段,教师可以在智慧云平台上发布作业。作业设计的难度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设置。采用阶梯式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也能充分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并且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反馈,重点进行辅导。
(六)反馈总结,线上后续学习
数学源自生活且高于生活,学生学习数学不仅仅是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更多的是解决了一系列生活问题,课后引导学生在智慧教育平台上完成深化练习,提出自己的思考和所得所学,学生实时线上评价,线上线下无缝学习,促进学生对生活的理解。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